更新時間:2008-9-1 16:01:44 文章來源:互聯網 點擊:
關鍵字:
電鑄;共形冷卻道;熱導率;背襯
摘 要:
快速批量生產模能用于大批量生產,以注塑成形工藝為例,可將這種快速模具安裝在注塑機上,替代鋼質注塑模,大批量成形高品質的塑料件。
目前,比較成熟的快速批量生產模(又稱為快速硬模)有以下7種:(1)具有共形冷卻道的鎳殼-銅層-背襯(ExpressTool)模;(2)電鑄鎳殼-陶瓷背襯(NCC)模;(3)氣相沉積鎳殼-背襯(NVD)模;(4)燒結工具鋼/碳化鎢-滲銅(3D Keltool)模;(5)直接金屬激光液相燒結(DMLS)模;(6)分層高速切削-疊合金屬模;(7)直接金屬噴鍍(DMD)模。本文將著重介紹已在國外廣泛采用的ExpressTool模。
1 ExpressTool模的結構
ExpressTool模見圖1是一種具有共形冷卻道的鎳殼-銅層-背襯模,它先在母模表面電鑄鎳殼,然后設置共形冷卻道,再電鍍銅層,并澆注背襯而構成,其核心技術是采用了電鑄鎳-銅復合殼,以及共形冷卻道。
(1)電鑄鎳殼
電鑄(electroforming)是利用電化學反應中的陰極沉積現象,在陰極表面獲得金屬型芯或型腔殼體的一種加工方法,即用預先按所需形狀制作的母模作陰極見圖2,用電鑄材料作陽極,將它們一同放在與陽極材料相同的金屬鹽溶液中,并在陰極和陽極之間通以直流電。在電解作用下,金屬鹽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在陽極獲得電子后,傳送到陰極并沉積在陰極表面上,陽極的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而成為金屬陽離子,源源不斷地補充到電鑄溶液中,使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濃度保持基本不變。當原模表面的沉積層達到所需的厚度時,停止電鑄,從溶液中取出帶有電鑄層的母模,并使二者分離,獲得與母模形狀相反但尺寸和表面光潔度基本一致的金屬復制件。電鑄的金屬通常有銅、鎳與鐵等,以鎳的電鑄應用最廣。在CD/VCD光盤的生產中已廣泛采用電鑄工藝,通過玻璃母模來制作注塑模的鎳殼見圖3。
ExpressTool模的鎳殼是由快速成形件做母模,經導電化處理后電鑄而成,厚度應達到
(2)電鍍銅層
電鍍銅層的厚度約為4mm,采用電鍍銅的原因是:1) 與電鑄鎳相比,電鍍銅更快,能縮短制作周期。2) 銅的熱導率比鎳高得多,因此,能加快工件冷卻,縮短注塑循環時間,提高生產率。3) 薄鎳殼背面的電鍍銅層是良好的控溫體。4) 電鍍銅有良好的抗壓強度(280~336 MPa)。5) 電鍍銅的線膨脹系數為16.5×10-6 K-1,非常接近電鑄鎳的線脹系數13.6×10-6 K-1 。這樣小的線脹系數差(2.9 ×10-6 K-1)是很重要的,因為在這種條件下,每一次注射循環中誘發的最大應變僅為0.07%,它處于鎳與銅的屈服點之下,屬于彈性變形的范圍。大的線膨脹系數差與收縮差會導致大的誘發應力、塑性變形、疲勞、脫層與模具失效。目前, ExpressTool 模的壽命已達270 000次注射,而無脫層問題。
(3)CCC冷卻道
共形冷卻道(Conformal Cooling Channel,簡稱CCC)的布置與注塑件的主輪廓形狀近似見圖4,其截面形狀可為圓、橢圓等。這種冷卻道不僅能提高冷卻效率,縮短注射循環周期30%~50%,而且可顯著縮小模面上的溫差DTmax,減小工件中的內應力與翹曲變形,提高工件的品質。
顯然,共形冷卻道的優點相當突出,但是,如果要用傳統的機加工方法,在一整塊鋼材中制作這樣復雜的冷卻道是很困難的,只能制作直線排列的鉆削式(Drilled Cooling Channel,簡稱DCC)冷卻道,而采用ExpressTool工藝能方便地制作共形冷卻道。
(4)背襯
ExpressTool模常用環氧樹脂或低熔點金屬做背襯,也可用高強度化學粘結陶瓷(CBC)或鋼材作為支撐背襯。
ExpressTool 模的制作周期僅為1~2周,顯著短于傳統CNC機加工的鋼模的制作周期(12~15周)。
2 ExpressTool模的特點
ExpressTool模不僅可替代鋼質注塑模,用于大批量生產注塑件,而且還有以下特點:
(1)鎳殼-銅層的熱導率高
從圖4可見,2 mm厚鎳-4 mm厚銅復合殼的熱導率稍低于鋁,為180 W/(m·k),約是傳統H-13模具鋼的熱導率的7倍,因此,它具有良好的綜合特性:相當高的熱導率,以及高硬度的工作面(鎳面),良好的耐磨性、抗腐蝕性、工件脫模性與拋光性,這些特性對于注塑工藝非常重要。實踐表明,ExpressTool模具已能注射100 000次以上,有的已達到270 000次注射,而無明顯的磨損痕跡。
(2)冷卻效果好
從圖6可見,與其它形式的冷卻道相比,共形冷卻道有能明顯提高散熱效果,從而可使型腔上的溫差縮小至0.9℃。
(3)易于設置共形冷卻道
由于易于設置共形冷卻道,使模具上的熱點數量減少,模面的溫度分布與塑料工件的收縮更均勻,誘發的應力小,工件的翹曲變形小,能縮短注塑循環周期。
(4)能提高注塑生產率。
采用鎳-銅復合殼與共形冷卻道后,與傳統機加工的鋼模相比,平均能提高注塑生產率約33%。例如,瓶蓋工件的注塑,采用傳統H-13/DCC模時,循環周期為15s,即生產率為240件/h;而采用 ExpressTool 模時,循環周期縮短至9s,即生產率為400件/h,提高了67%。若按循環周期為1 0s、每天工作12h、每周工作5天計算,那么,每周可注塑約20 000件,每年可注塑約1 000 000件。
3 ExpressTool模的制作工藝
ExpressTool 模的制作工藝過程有如下幾個主要步驟:
(1)電鑄鎳殼
將已導電化的母模作陰極,鎳板作陽極,連于電鑄槽中,電鑄鎳殼見圖7 。當電鑄的鎳殼足夠厚(如2 mm)后,從電鑄槽中取出母模及仍與其相連的鎳殼,并將它們置于清水中沖洗,然后晾干。
(2)制作共形冷卻道
將銅管置于鎳殼的背面,并彎曲銅管,以便使其與注塑件的主輪廓形狀共形見圖8。
(3)電鍍銅層
將電鑄的鎳殼與相連的母模,以及已定位的共形冷卻道,置于第二個銅電鍍槽中見圖9 ,使銅鍍于鎳殼上,并用電鍍銅包裹共形冷卻道,因此,注射塑料的熱量可通過鎳殼與銅層, 直接傳至冷卻道,然后通過對流而排出。
(4)澆注背襯
對母模-鎳殼-銅層-冷卻道構成的組合件澆注背襯見圖10。
(5)裝配
取出母模,將制成的型腔安裝于模架中見圖11 ,穿